在金属切割领域,不同板材的特性(如导热性、氧化敏感性、反射率)直接影响气体选择,进而决定切割质量(挂渣量、切口氧化)、效率和成本。以下是针对常用金属板材在不同切割技术(火焰切割、激光切割、等离子切割)下的气体选择建议及关键依据:
一、碳钢(低碳钢)
1.火焰切割
推荐气体:
丙烯或丙烷
说明:
丙烯切割时切口光滑平整、挂渣少且易清除,成本低于乙炔,安全性更高(爆炸极限范围窄)。
丙烷适合厚板切割(>10mm),成本低且环保,但预热时间比乙炔长。
2. 激光切割
推荐气体:
氧气(厚度>1mm):利用氧化反应热提升切割速度,切口呈暗黄色(轻微氧化)。
氮气(厚度≤4mm):高压切割可避免氧化,切口无挂渣,适合后续电镀或焊接。
3.等离子切割
推荐气体:
空气或氧气
说明:
空气经济实用,切割速度快但切口质量一般;氧气更适用于厚板,需控制纯度(≥99.5%)以防过度氧化。
二、不锈钢
1.火焰切割
不推荐:
因铬元素易氧化生成碳化铬,导致切口耐腐蚀性下降,通常改用等离子或激光切割。
2.激光切割
推荐气体:
氮气(高纯度≥99.9%):实现无氧化切割,切口银白色,可直接焊接或涂覆。
氧气:仅用于对切口氧化无要求的场景,速度较快但边缘发黑。
3.等离子切割
推荐气体:
氮气+氢气混合气(典型比例 H₂ 35%)氩气+氢气
说明:
混合气提高电弧稳定性,减少挂渣,尤其适合厚度>70mm的板材。
三、铝及铝合金
1.火焰切割
难点:
铝的高导热性易导致切口不平整,通常不推荐火焰切割。
2.激光切割
推荐气体:
氮气(纯度≥99.999%)
说明:
氮气保护可防止氧化,切口光滑;需配备“反射吸收装置”避免高反射率损伤激光头。
空气:经济替代方案,但切口微氧化(发黄),适合非精密件。
3.等离子切割
推荐气体:
氩气或氮气
说明:
氩气切割稳定性高,挂渣少;氮气适用于较厚板材(>25mm),需保证气体干燥(水分≤0.01%)。
四、铜及铜合金(黄铜、紫铜)
1.激光切割
推荐气体:
氧气(紫铜厚度≤2mm):利用氧化反应提升切割效率,但切口氧化明显。
氮气(黄铜厚度≤1mm):避免氧化,切口无毛刺,需高气压(≥20Bar)。
关键:必须配备“反射吸收装置”防止激光反射损坏设备。
2.等离子切割
推荐气体:
氮气或氩氢混合气
说明:
氮气适用于中薄板;混合气适合厚板,但成本较高。
五、其他材料
钛合金:
激光切割:必须使用氩气防止高温氮化/氧化。
等离子切割:推荐氩氢混合气保证切口洁净。
铸铁:
等离子切割:选用氧气加速燃烧熔渣。
不同切割技术下的气体选择总结表
材料类型 | 火焰切割 | 激光切割 | 等离子切割 |
碳钢 | 丙烯、丙烷 | 氧气、氮气、空气 | 空气、氧气 |
不锈钢 | 不推荐 | 氮气(无氧化)、 氧气(快速) | 氮气+氢气、氩气+氢气 |
铝及铝合金 | 不推荐 | 氮气(精密)、空气(经济) | 氩气、氮气 |
铜及铜合金 | 有限使用 | 氧气(紫铜)、氮气(黄铜) | 氩气、氮气 |
钛合金 | 不适用 | 氩气 | 氩氢混合气 |
操作建议1.纯度与压力:
激光切割用氮气纯度需≥99.9%,等离子切割气体干燥度要求水分<0.01%。
气体压力不足会导致熔渣残留(如激光切割碳钢需氧气压力≥10Bar)。
2.经济性权衡:
空气替代氮气切割不锈钢可降成本,但牺牲切口质量。
丙烯比丙烷预热快,综合成本低于乙炔。
3.安全与环保:
丙烷、丙烯比乙炔更安全(爆炸极限窄),且污染小。
建议根据具体板材厚度、切割质量要求(如是否需要无氧化切口)及设备条件,结合气体成本和安全性进行综合选择。